首页 > 诗文 > 骆宾王的诗 > 夕次蒲类津

夕次蒲类津

[唐代]:骆宾王

二庭归望断,万里客心愁。

山路犹南属,河源自北流。

晚风连朔气,新月照边秋。

灶火通军壁,烽烟上戍楼。

龙庭但苦战,燕颔会封侯。

莫作兰山下,空令汉国羞。

夕次蒲类津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在边庭上望不见归处,客居万里心中充满忧愁。

山中之路依然向南断续绵延,黄河之源从北面流来。

晚风中夹杂着寒气,弯月照耀着边塞的秋景。

火灶通向军营的墙壁,报警的烽火飘上嘹望楼。

在边疆只要奋力作战,就会像班超一样得到封侯。

不要作兰山下投降的李陵,平白地让大汉帝国蒙受羞辱。

注释

次:在途中停留。

蒲类津:渡口名,在唐庭州蒲类县,今属新疆。

二庭:指匈奴的南庭、北庭。

客心:旅人之情,游子之思。

南属:向南延伸。

朔气:北方的寒气。

边秋:秋天的边塞。

军壁:军营周围的防守工事。

烽烟:烽火台报警之烟。

戍(shù)楼:边防驻军的嘹望楼。

龙庭:即龙城,汉代匈奴的政治中心。这里借指边塞突厥族的政治中心。

燕颔(hàn):形容相貌威武,有封侯之相。颔:下巴。

兰山:兰皋山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卢冀宁,汪维懋著.边塞诗词赏析:军事谊文出版社,2013.09:第48页

2、杨佐义主编.全唐诗精品译注汇典 (上):长春出版社,1994年01月:第52-53页

夕次蒲类津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大约作于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以后,诗人随军征战到蒲类津,夜晚就地宿营时有感而发,将眼前景、心中情诉诸笔端,写下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林力 肖剑主编.唐诗鉴赏大典 (上、中、下册):长征出版社,1999.11 第1版:第34页

骆宾王简介

唐代·骆宾王的简介

骆宾王

骆宾王(约619—约687年)字观光,汉族,婺州义乌人(今浙江义乌)。唐初诗人,与王勃、杨炯、卢照邻合称“初唐四杰”。又与富嘉谟并称“富骆”。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,历武功、长安主簿,仪凤三年,入为侍御史,因事下狱,次年遇赦,调露二年除临海丞,不得志,辞官。有集。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,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《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》,敬业败,亡命不知所之,或云被杀,或云为僧。

...〔 ► 骆宾王的诗(129篇)

猜你喜欢

暮春张考功助甫邀游韦氏园时梁舍人思伯偕至 其五

明代黎民表

林壑晚逾胜,风尘远暂忘。物情嫌肮脏,吾意在耕桑。

败叶虫行篆,浓花密占房。浮生堪浊酒,穷远任苍苍。

隐士五首 其一 楚狂

明代程敏政

天王不西狩,列国多游士。楚狂独何人,长歌向夫子。

慷慨凤德衰,当已胡弗已。晏岁草木蕃,吾道亦云否。

葡萄

明代张宁

岁晏虬枝满,春归蚓蔓伸。行藏与时契,不独味宜人。

锦溪馆月夜怀黎惟仁

欧大任

夜久众諠息,幽人月下吟。潮来疑涧响,家远似山深。

送客烟中屦,期僧石上琴。何由共玄度,于此长禅心。

李如一书癖

沙曾达

纵横经籍喜幽居,满架琳琅胜五车。图著身心能阐发,不同高阁饱蟫鱼。

舟次三水寄竹泉上人

宋代李震

片云远隔五羊城,白足高僧事事清。吟对梅花看月色,坐题桐叶听秋声。

一尘不及人间迹,万虑都忘物外情。卖却床头琴与剑,几回相见话生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