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苏颋的诗 >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

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

[唐代]:苏颋

东望望春春可怜,更逢晴日柳含烟。

宫中下见南山尽,城上平临北斗悬。

细草偏承回辇处,轻花微落奉觞前。

宸游对此欢无极,鸟哢声声入管弦。

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向东望去,那春天的景色十分可爱,更何况又适逢晴朗的日子,柔媚的柳条像薄烟一样在摆动。

自宫中向外望去,可尽览终南山的雄奇美景;城墙巍峨,与高悬的北斗齐平。

柔细的小草恰逢御驾回转处,吐露着清新宜人的芬芳。在轻巧的落花中,群臣奉觞称寿。

君王出游之时,面对此情此景,心境无比欢愉,鸟鸣婉转,与管弦乐音的节拍相和。

注释

幸:皇帝驾临其处叫作“幸”。望春宫:唐代京城长安郊外的行宫,分南、北两处,此指南望春宫,在东郊万年县(今陕西西安东),南对终南山。

望春:即指观赏春色,又切宫名,一语双关。可怜:可爱。

南山:终南山,兼含“如南山之寿”意,表示祝贺。

北斗:星宿名。

辇(niǎn):车子,秦汉后特指帝王乘坐的车。

轻花微落奉觞(shāng)前:一作“飞花故落舞筵前”。觞:古代酒器。

宸(chén)游:帝王之巡游。宸:北极星所居,因此借指帝王的宫殿,又引申为帝位、帝王的代称。

鸟哢(lòng)声声入管弦:一作“鸟哢歌声杂管弦”。哢:鸣叫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彭定求 等.全唐诗(上)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6:192

2、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43

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创作背景

  这首《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》诗作于唐中宗景龙二年(708年)十二月立春日。当时唐中宗李显迎春作诗,群臣奉和。中宗原作即今存《立春日游苑迎春》。同时奉和者还有李适、刘宪、崔湜、岑羲、崔日用、李义、马怀素、薛稷、郑愔、沈佺期、韦元旦等人,诗皆存。

参考资料:

1、于海娣 等.唐诗鉴赏大全集.北京:中国华侨出版社,2010:43

2、萧涤非 等.唐诗鉴赏辞典.上海:上海辞书出版社,1983:60-62

苏颋简介

唐代·苏颋的简介

苏颋(670年-727年),字廷硕,京兆武功(今陕西武功)人,唐代政治家、文学家,左仆射苏瑰之子。苏颋进士出身,历任乌程尉、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、监察御史、给事中、中书舍人、太常少卿、工部侍郎、中书侍郎,袭爵许国公,后与宋璟一同拜相,担任同平章事。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,与燕国公张说齐名,并称“燕许大手笔”。他任相四年,以礼部尚书罢相,后出任益州长史。727年(开元十五年),苏颋病逝,追赠尚书右丞相,赐谥文宪。

...〔 ► 苏颋的诗(104篇)

猜你喜欢

张升甫惠新笋走笔代简谢之

宋代强至

粉箨迎霜嫩更匀,中厨未有许尝新。

明朝便好供佳客,只恨杯羹欠紫莼。

纪事

宋代文天祥

三宫九庙事方危,狼子心肠未可知。

若使无人折狂虏,东南那个是男儿。

探春令·雕墙风定

宋代赵长卿

雕墙风定,绮窗烛灺,沈吟独坐。料雪霜深处,司花神女,暗里焚百和。恼人一阵香初过。把清愁薰破。更那堪得,冰姿玉貌,痛与惜则个。

对月书感 其一

清代丘逢甲

明月出沧海,我家沧海东。独怜今夜见,犹与故乡同。

丧乱山河改,流亡邑里空。相思祗垂泪,顾影愧归鸿。

游净慈寺次钱学士韵

韩雍

胜境分明是洞天,偷闲试问上乘禅。老僧出定惊相迓,见我来游喜欲颠。

翠竹万竿围客座,白鸥数点傍渔船。品题赖有文章伯,留得明珠颗颗圆。

樊川

清代李宗渭

司勋去已久,零落野人家。一夜杜陵雨,满村山杏花。

鬓丝天共老,归思客长嗟。蹋草行吟遍,樊川春日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