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字木兰花·新月
[清代]:纳兰性德
晚妆欲罢,更把纤眉临镜画。准待分明,和雨和烟两不胜。
莫教星替,守取团圆终必遂。此夜红楼,天上人间一样愁。
晚妝欲罷,更把纖眉臨鏡畫。準待分明,和雨和煙兩不勝。
莫教星替,守取團圓終必遂。此夜紅樓,天上人間一樣愁。
译文
晚妆梳罢,又手执画笔。镜中,你的纤纤柳眉,是否正如窗外的一弯新月。回首天边,烟雨正朦胧,让人看不分明的,是藏在烟雨后的一弯新月。
这样的夜空,不需要有星星,和我一起守着永恒誓言的。是你,是在星海飘摇的一弯新月。寂静的夜,寂寞的小楼。茫茫人间,你我同样的哀愁。想必也如天边的那弯新月。
注释
晚妆:女子梳理晚妆。
纤眉:纤细的柳眉。
准待:准备等待。
分明:清楚。
不胜:不甚分明。
守取团圆:本指等到月圆时,这里双关,另一层意思是与意中人团圆。
参考资料:
1、张秉戍.《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》.北京:中国书店,2001:404
减字木兰花·新月创作背景
这首词是纳兰为亡妻卢氏所作。词中“莫教星替”之语出自李商隐的《李夫人》,李商隐借吟咏他人之事,抒发自己的忠贞志意。“月没”是指他的妻子王氏已死,而自己不愿以星代月,无心续弦。纳兰引出此语,同是表达妻子已死,自己心中的爱情也随之离开。虽然天人永诀,仍然寄希望于和妻子片刻的团圆。
参考资料:
1、张秉戍.《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》.北京:中国书店,2001:404
唐代·纳兰性德的简介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
...〔
► 纳兰性德的诗(218篇) 〕
明代:
钱宰
负郭高居昼不开,绕阶流水绿于苔。花前洗笔供诗画,马上敲门知客来。
深树流莺通宴席,碧香浮蚁滟春杯。官衙正在行军幕,醉后何妨犯夜回。
負郭高居晝不開,繞階流水綠于苔。花前洗筆供詩畫,馬上敲門知客來。
深樹流莺通宴席,碧香浮蟻滟春杯。官衙正在行軍幕,醉後何妨犯夜回。
清代:
曾国藩
猴鹤沙虫道并消,谁分粪壤与芳椒?昨来皖水三河变,堪痛阿房一炬焦。
勾践池边醪易醉,田横墓上酒难浇。
猴鶴沙蟲道并消,誰分糞壤與芳椒?昨來皖水三河變,堪痛阿房一炬焦。
勾踐池邊醪易醉,田橫墓上酒難澆。
明代:
边贡
远抛卮酒避芳辛,静对烟空月半轮。门掩绿苔真自逸,案堆黄卷不全贫。
非才敢窃明时位,多病愁看故里春。诗侣钓朋俱出饮,也应回忆倦游人。
遠抛卮酒避芳辛,靜對煙空月半輪。門掩綠苔真自逸,案堆黃卷不全貧。
非才敢竊明時位,多病愁看故裡春。詩侶釣朋俱出飲,也應回憶倦遊人。
:
金朝觐
万里尝辛苦,高堂尚倚门。白云何处远,青眼几人存。
迈迹昌宗祏,观光近帝阍。嗟予犹碌碌,十载事鸡豚。
萬裡嘗辛苦,高堂尚倚門。白雲何處遠,青眼幾人存。
邁迹昌宗祏,觀光近帝阍。嗟予猶碌碌,十載事雞豚。
唐代:
马戴
远归从此别,亲爱失天涯。去国频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鸣蛩闻塞路,冷雁背龙沙。西次桑干曲,洲中见荻花。
遠歸從此别,親愛失天涯。去國頻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鳴蛩聞塞路,冷雁背龍沙。西次桑幹曲,洲中見荻花。
宋代:
陆游
冷官无一事,日日得闲游。
壮哉千尺塔,摄衣上上头,眼力老未减,足疾新有瘳,幸兹济胜具,俯仰隘九州。
冷官無一事,日日得閑遊。
壯哉千尺塔,攝衣上上頭,眼力老未減,足疾新有瘳,幸茲濟勝具,俯仰隘九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