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毛君致仕还乡
[宋代]:苏辙
古人避世事,岂问家有无。
但言鸿鹄性,不受樊笼拘。
公家昔盛时,阡陌连三衢。
食廪济寒饿,婚嫁营羁孤。
千金赴高义,脱手曾须臾。
晚为二千石,得不偿所逋。
抚掌不复言,但以文字娱。
我恨见公迟,冉冉重霜须。
高吟看落笔,剧饮惊倒壶。
负罪不自知,适意忘忧虞。
忽闻叩天阍,言旋故山庐。
朋友不及谋,亲戚亦惊呼。
人生各有意,何暇问俗徒。
嗟我好奇节,叹公真丈夫。
天高片帆远,目断青风徂。
惟应东宫保,迎笑相携扶。
古人避世事,豈問家有無。
但言鴻鹄性,不受樊籠拘。
公家昔盛時,阡陌連三衢。
食廪濟寒餓,婚嫁營羁孤。
千金赴高義,脫手曾須臾。
晚為二千石,得不償所逋。
撫掌不複言,但以文字娛。
我恨見公遲,冉冉重霜須。
高吟看落筆,劇飲驚倒壺。
負罪不自知,适意忘憂虞。
忽聞叩天阍,言旋故山廬。
朋友不及謀,親戚亦驚呼。
人生各有意,何暇問俗徒。
嗟我好奇節,歎公真丈夫。
天高片帆遠,目斷青風徂。
惟應東宮保,迎笑相攜扶。
唐代·苏辙的简介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...〔
► 苏辙的诗(1499篇) 〕
清代:
蒋士铨
束书厚疆圉,自固恐自陷。心兵失铦铓,何药与淬蘸。
十载伏髹几,剥处泽可鉴。两袖月补缀,布褐色为俭。
束書厚疆圉,自固恐自陷。心兵失铦铓,何藥與淬蘸。
十載伏髹幾,剝處澤可鑒。兩袖月補綴,布褐色為儉。
元代:
张翥
西风吹月出云端,松柏流光绕石坛。上国山河天广大,仙家楼观夜高寒。
似闻玉杵鸣玄兔,疑有瑶笙下翠鸾。只把酒杯供醉赏,不知零露满金盘。
西風吹月出雲端,松柏流光繞石壇。上國山河天廣大,仙家樓觀夜高寒。
似聞玉杵鳴玄兔,疑有瑤笙下翠鸾。隻把酒杯供醉賞,不知零露滿金盤。
元代:
王奕
收敛眉山草木英,心潜羲孔与时行。
浣花杜老惊人句,采石虞公贯日诚。
收斂眉山草木英,心潛羲孔與時行。
浣花杜老驚人句,采石虞公貫日誠。
明代:
叶春及
妾本巫山山下女,朝朝暮暮在阳台。可怜遗履轩前月,长照飞凫海上来。
妾本巫山山下女,朝朝暮暮在陽台。可憐遺履軒前月,長照飛凫海上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