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头母吟
[明代]:杨基
白头母,乌头妇,妇姑啼寒抱双股。
妇哭征夫母哭儿,悲风吹折庭前树。
家有屋,屯军伍,家家有儿遭杀虏。
越女能嘲楚女词,吴人半作淮人语。
东营放火夜斫门,白日横尸向官路。
母言我侬年少时,夫妻种花花绕蹊。
夫亡子去寸心折,花窦花窠成瓦埒。
十年不吃江州茶,八年不归姊妹家。
兰芽菊本已冻死,惟有春风荠菜花。
只怜新妇生苦晚,不见当时富及奢。
珠帘台榭桃花坞,笙歌院落王家府。
如今芳草野乌啼,鬼火磷磷日未西。
侬如叶上霜,死即在奄忽。
新妇固如花,春来瘦成骨。
妇听姑言泪如雨,妾身已抱桥边柱。
纵使征夫戍不归,芳心誓不随波去。
白頭母,烏頭婦,婦姑啼寒抱雙股。
婦哭征夫母哭兒,悲風吹折庭前樹。
家有屋,屯軍伍,家家有兒遭殺虜。
越女能嘲楚女詞,吳人半作淮人語。
東營放火夜斫門,白日橫屍向官路。
母言我侬年少時,夫妻種花花繞蹊。
夫亡子去寸心折,花窦花窠成瓦埒。
十年不吃江州茶,八年不歸姊妹家。
蘭芽菊本已凍死,惟有春風荠菜花。
隻憐新婦生苦晚,不見當時富及奢。
珠簾台榭桃花塢,笙歌院落王家府。
如今芳草野烏啼,鬼火磷磷日未西。
侬如葉上霜,死即在奄忽。
新婦固如花,春來瘦成骨。
婦聽姑言淚如雨,妾身已抱橋邊柱。
縱使征夫戍不歸,芳心誓不随波去。
唐代·杨基的简介
杨基(1326~1378)元末明初诗人。字孟载,号眉庵。原籍嘉州(今四川乐山),大父仕江左,遂家吴中(今浙江湖州),“吴中四杰”之一。元末,曾入张士诚幕府,为丞相府记室,后辞去。明初为荥阳知县,累官至山西按察使,后被谗夺官,罚服劳役。死于工所。杨基诗风清俊纤巧,其中五言律诗《岳阳楼》境界开阔,时人称杨基为“五言射雕手”。少时曾著《论鉴》十万余言。又于杨维桢席上赋《铁笛》诗,当时维桢已成名流,对杨基倍加称赏:“吾意诗境荒矣,今当让子一头地。”杨基与高启、张羽、徐贲为诗友,时人称为“吴中四杰”。
...〔
► 杨基的诗(232篇) 〕
明代:
黄省曾
四十时,履方砥节名誉扬。二府九列共翱翔,龙楼佳宴飞玉觞。
归来意气何洋洋,艳妻爱子牵锦裳。高堂朱户奈乐何,高堂朱户柰乐何。
四十時,履方砥節名譽揚。二府九列共翺翔,龍樓佳宴飛玉觞。
歸來意氣何洋洋,豔妻愛子牽錦裳。高堂朱戶奈樂何,高堂朱戶柰樂何。
宋代:
王庭圭
幡竿插入千岩底,鸟语飞来绝壁间。洞口行人迷处所,不知钟梵锁孱颜。
幡竿插入千岩底,鳥語飛來絕壁間。洞口行人迷處所,不知鐘梵鎖孱顔。
:
弘历
浴佛传佳节,清和景尚妍。每因逢此日,不禁忆当年。
儿女花真幻,昔今时久迁。齐云遥在望,愧我未忘缘。
浴佛傳佳節,清和景尚妍。每因逢此日,不禁憶當年。
兒女花真幻,昔今時久遷。齊雲遙在望,愧我未忘緣。
:
蒲庵禅师
古城阴处饶古木,古城城下烟水绿。
江上茅堂昼掩扉,知是先生读书屋。
古城陰處饒古木,古城城下煙水綠。
江上茅堂晝掩扉,知是先生讀書屋。
:
林朝崧
小小茅亭短短篱,数畦秋色即生涯。君看布地黄金满,便是陶家富贵时。
小小茅亭短短籬,數畦秋色即生涯。君看布地黃金滿,便是陶家富貴時。
宋代:
周紫芝
彩鹢双飞雪浪翻。楚歌声转绿杨湾。一川红旆初衔日,两岸朱楼不下帘。
阑倚处,玉垂纤。白团扇底藕丝衫。未成密约回秋水,看得羞时隔画檐。
彩鹢雙飛雪浪翻。楚歌聲轉綠楊灣。一川紅旆初銜日,兩岸朱樓不下簾。
闌倚處,玉垂纖。白團扇底藕絲衫。未成密約回秋水,看得羞時隔畫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