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ōngzhūtónghào

公诸同好


公诸同好 (公諸同好 ) 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gōng zhū tóng hào,公诸同好是中性词。。。。

公诸同好

拼音读音

拼音gōng zhū tóng hào

怎么读

注音ㄍㄨㄥ ㄓㄨ ㄊㄨㄥˊ ㄏㄠˋˊ

繁体公諸同好

出处三国 魏 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定仁义之度,成一家之言,虽未能藏之于名山,将以传之于同好。”

例子这部有关知青主题的小说,三易其稿,终于出版。著者在一次“插兄”聚会上公诸同好,作为礼物,分送朋友。

正音“好”,不能读作“hǎo”。
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;指把自己喜爱的东西向有同爱好的人公开。

辨形“诸”,不能写作“诛”。

近义词公诸世人

反义词藏之名山、秘而不宣

英语share enjoyment with those of the same taste


※ 成语公诸同好的拼音、公诸同好怎么读由爱原文网成语大全提供。

在线汉字转拼音






※ 与(公诸同好)相关的成语及拼音:
连绵不绝 连续而不中断。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。
学以致用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。致:使达到;用:实际应用。
日日夜夜 每天每夜。形容延续的时间长。
通都大邑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
十羊九牧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。比喻官多民少,赋税剥削很重。也比喻使令不一,无所适从。
供不应求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。供:供应。
钿合金钗 钿盒和金钗,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。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。
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
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
礼坏乐缺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
材雄德茂 指才德杰出。
凡夫俗子 泛指平庸的人。
二三其意 即三心二意。指心意不专一,反复无常。
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。同“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”。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
当头棒喝 当头:迎头;喝:大声喊叫。原是佛教用语。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;或大喝一声;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。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。
一刹那 刹那:梵文ksana的音译。指十分短促的时间。
人尽其才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。尽:全部用出。
三十六计,走为上计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;最好是避开。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;没有别的好办法;只能出走。
面如土色 土色:灰黄色。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。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。
饿殍满道 殍:饿死的人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
振聋发聩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(发:开启;聩:耳聋)。比喻唤醒糊涂、麻木的人。
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。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。
一清二楚 十分明白、清楚。
惩恶劝善 惩:责罚;劝:勉励。惩罚坏人,奖励好人。
微故细过 细过:小的过失。指微小的过失和事故。
可乘之机 乘:凭借;利用;机:机会。可以利用的机会。

最近成语拼音查询: 更多成语的拼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