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yú lùn
注音ㄩˊ ㄌㄨㄣˋ
繁体輿論
词性名词
1.欢呼声此起彼落,各种舆论180度逆转,拥护本国政府的‘爱国之心’空前高涨。
2.面对批评,国民银行的自卫反击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,或许是由于感到了舆论的压力,该行终于发表了一份长达11页的”致同胞书”,历数其业务存在致必要,言语颇有挑衅意味。
3.对公德丧失者的鞭挞不能止于舆论的谴责。
4.我深刻认识到社会果然已经不再淳朴了,因为做好事要想不被舆论谴责竟然显得那么的困难。
5.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,令人无法抵挡。
6.如果罪大恶极,如果地方民情高涨,如果过度的舆论会影响挑选组成公正的陪审团,那么是否应该把新闻界排除在法庭之外?
7.无论学术还是事功,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。即使舆论尚有非议,即使朝中*贵刻意排挤,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。
8.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建明认为,传统媒体首先是舆论的反映者,其次才是舆论的发动者和引导者。
9.尽管公众舆论哗然,美国普查局还是收录了Negro一词,因为许多老人们仍在使用它。
10.先是对这个女孩天花乱坠的吹嘘,然后是一部分网民对其身份的怀疑,最后是网络舆论对这个女孩的群起攻击,成为一出有趣的闹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