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shì lǐ
注音ㄕˋ ㄌ一ˇ
词性名词
1.好在亡羊补牢,犹为未晚,只要明事理、懂切割、惩包庇、动真格,重塑公信力,尚可期待。
2.事理因人言而悟者,有悟还有迷,总不如自悟之了了;意兴从外境而得者,有得还有失,总不如自得之休休。
3.正对:事物的两个角度、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,在内容上相互补充。上句和下句在意思上相似、相近、或相补或相衬的对偶叫做正对。
4.思虑熟则得事理……得事理则必成功。
5.春风化雨润花蕊,三尺讲台写春秋。不慕名利和地位,平凡之中见伟大。一心教书传知识,不忘育人明事理。虽有桃李满天下,甘居清贫不后悔。教师节到了,老师,您辛苦了!
6.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,首先就要做到诚实而有节制。
7.甜心妈妈脑部曾受过刺激,不明事理,经常无缘无故地打骂人,而且几乎没有劳动能力,偶尔去地里干活,有时拾废品卖钱。
8.同时大量地运用古史、故事、古语来论说事理,既言之成理,又持之有故,令人信服。
9.一人身上学一点儿,至千万人,就如博览群书,自然能长见识、明事理,还能掌握更多的生活技巧。
10.不知从何时起,父亲开始在我耳边唠叨,大概就是些人生哲理处事方法,那时不明事理的我,总觉得不胜其烦常常敷衍了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