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月观音的成语故事


水月观音

拼音shuǐ yuè guān yīn

基本解释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,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。见《法华经 普门品》。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俊秀逸。

出处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兰麝香仍在,佩环声渐远。东风摇曳垂杨线,游丝牵惹桃花片,珠帘掩映芙蓉面。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,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水月观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水月观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无所不为 晋 陈寿《三国志 吴志 张温传》:“揆其奸心,无所不为。”
顺口溜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六章:“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:上面放,下面望,中间有些顶门杠!”
死要面子 张洁《沉重的翅膀》:“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,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。”
鹤立鸡群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容止》:“有人语王戎曰:‘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
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郅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圆,朋党构奸,罔上害人。”
大包大揽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四章:“他手里摇摆着酒瓶子,大包大揽地说:‘这个小姑娘,跟我投缘分。’”
动荡不定 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77章:“粤系军队又侵入湘南,两湖局势也在动荡不定中。”
不三不四 明 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可见元宵之夜,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,不一而足。”
投石问路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12回:“此名为‘投石问路’。下面或是有沟,或是有水,就是落在实地,再没有听不出来的。”
触目皆是 鲁迅《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》:“北京真是人海,情形可大不相同了,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