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韩愈的诗 > 送湖南李正字归

送湖南李正字归

[唐代]:韩愈

长沙入楚深,洞庭值秋晚。

人随鸿雁少,江共蒹葭远。

历历余所经,悠悠子当返。

孤游怀耿介,旅宿梦婉娩。

风土稍殊音,鱼虾日异饭。

亲交俱在此,谁与同息偃。

送湖南李正字归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长沙在楚地的深部,洞庭湖这时正是深秋。

断鸿零雁随着归人的南行愈来愈少,江边的芦苇却长得茂密邈远。

你所走的这条路,记得清清楚楚都是我经过的,路途已经很远了,你也该回来了。

你孤游远行省亲,为人正直,希望你路途平安,睡的香甜。

随着南去的路远去,风土、方言方音、饭食也越来越不同了,吃的鱼虾越来越多。

你的亲友都在河南,到长沙后同谁在一起生活呢。

注释

李正字:名础,官秘书省正字。贞元十九年进士,元和初为秘书省正字。

长沙入楚深:长沙在楚地的深部。因为周代楚国地盘广大,在长沙以北很远的地方都属于楚国。

洞庭:洞庭湖。值:当。

鸿雁少:相传北雁南飞至衡山回雁峰止。再往南去的人少了,鸿雁也少了。

蒹(jiān)葭(jiā):芦苇。

历历:清清楚楚。

悠悠:路途遥远貌。

耿介:耿直。

婉娩:依恋之情。

稍:渐渐。

日异饭:饭食也变样了、

亲交:亲友,亲人。

息偃(yǎn):休息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唐宋八大家集编委会.文白对照 唐宋八大家集(1-3册):天津古籍出版社,1999:343-344

2、张清华.韩愈诗文评注:中州古籍出版社,1991年:664页

3、刘耕路.韩愈及其作品:吉林人民出版社,1984年:229

送湖南李正字归创作背景

  这首诗约作于唐宪宗元和五年(810年)。这一年的秋天,韩愈的朋友李础要回湖南去,韩愈对这次分别十分惋惜,于是写下了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仲镛.韩愈诗文名篇欣赏:巴蜀书社,1999:25

韩愈简介

唐代·韩愈的简介

韩愈
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
...〔 ► 韩愈的诗(357篇)

猜你喜欢

送陕县王主簿赴襄阳成亲

唐代岑参

六月襄山道,三星汉水边。求凰应不远,去马剩须鞭。
野店愁中雨,江城梦里蝉。襄阳多故事,为我访先贤。

次东卿韵挽北村秋官五首 其三

明代边贡

公昔较我艺,弱冠举于乡。公子复青年,探花冠群芳。

浩荡云中衢,接羽相翱翔。思公不可见,断绝我中肠。

为顾彦先作诗

魏晋陆机

肃肃素秋节。湛湛浓露凝。

太阳夙夜降。少阴忽已升。

用盐政姚德宽韵

元代耶律楚材

乃祖开元柱石臣,云孙髣髴玉麒麟。从来德炙舆人口,此日恩沾圣世春。

欲草荐书学北海,未开东阁愧平津。而今且试调羹手,伫看沙堤继旧尘。

鹧鸪天 佳人

两汉佚名

全似丹青揾染成。更将何物斗轻盈。雪因舞态羞频下,云为歌声不忍行。

螺髻小,凤鞋轻。天边斗柄又斜横。水晶庭柱琉璃帐,客去同谁看月明。

万年山

宋代高似孙

依松屈曲疑无路,十里廿里香深沍。

殿台平入蓬莱图,人烟尽属天台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