谨小慎微的成语故事


谨小慎微

拼音jǐn xiǎo shèn wēi

基本解释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;形容非常谨慎。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;流于畏缩。

出处汉 刘安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谨小慎微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谨小慎微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日月合壁 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日月如合壁,五星如连珠。”
不登大雅之堂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这部评话,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。”
悬而未决 孙中山《救国之急务》:“已将一切问题决定,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,悬而未决。”
来去无踪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一回:“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,来无影,去无踪。”
一轨同风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
鼠凭社贵 南朝 梁 沈约《恩幸传论》:“曾不知鼠凭社贵,狐藉虎威,外无逼主之嫌。”
销声匿迹 宋 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第11卷:“然畏颖川知之,遂旅游资中郡,销声敛迹,惟恐人知。”
学而时习之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
掉以轻心 唐 柳宗元《答韦中立论师道书》:“故吾每为文章,未尝敢以轻心掉之。”
可想而知 宋 王楙《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》:“而郊以吟诗废务,上官差官以摄其职,分其半禄,酸寒之状,可想而知。”